航空航天
圣翔航空:低空经济的创新实践者与行业引领者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6日 文章来源:鹰潭新闻网
近年来,低空经济频上“热搜”。
2021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及2025年低空经济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7月1日,广州市也召开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
为更好服务以低空经济企业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企业,信息时报社近日联合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简称“广东中行”),通过深入企业,参观制造车间、技术展示区或企业展厅等,全面、直观地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圣翔航空作为低空经济的典型代表,依托标准化起降装备、信息化感知体系、数字化服务场景,构建起“产业 + 运营”双平台体系 ——以垂直起降场为核心的低空新基建全生态服务。
资金赋能 探索低空基建发展新路径
低空经济是在低空空域内(通常为1000米以下,根据实际需要可延伸至不超过3000米),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体,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商业活动或公共服务领域融合发展的一种综合性新经济形态。2021年以来,我国低空经济进入快速培育阶段,产业发展迎来新契机。据《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达到5059.5亿元,预计2026年将超过1万亿元,至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低空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城市发展格局,为传统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提供了全新路径。然而,当前低空经济发展面临着低空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低空业务及场景运营发展不成熟、低空经济管理体系建设亟待完善、低空经济标准体系亟待完善等挑战。
同时,传统停机坪以混凝土、钢结构为主导,不仅暗藏安全隐患,更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隐形枷锁”。比如,直升机在传统停机坪硬着陆,起落架维修成本会徒然上升32%,且传统材质无法有效缓冲,容易导致飞机部件受损严重,维修成本如雪球般越滚越大;此外,传统停机坪改造成本占新建费用的60%,功能的固化严重极大限制了停机坪的发展与应用。
面对市场痛点,圣翔航空经过十多年的研究,研发出了一系列低空基础设施装备。从直升机停机坪、电动飞机垂直起降场、无人机智能机场到中大型起降枢纽,企业构建了覆盖“国防动员、立体救援、综合治理、商旅服务”四大维度的技术方案与产品矩阵,用创新打破传统基建的桎梏。
在深圳宝安区的低空经济产业公共服务中心,记者了解到,圣翔航空的全铝多层直升机停机坪系统具有高安全、自重轻、安装便捷、寿命长、环保可持续等特点。该产品拥有60余项技术专利,包括10余项发明专利,2015年得到“八一勋章”获得者钱七虎院士带领的技术团队认可,鉴定为“国际先进 国内领先”。该产品经军民融合成果转化平台,先后与省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军地医疗机构、中航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等百余家单位合作,开发了屋顶型、地面型、船舶型、海洋平台型等多场景解决方案,填补了国内楼顶轻量级停机坪系统的空白,广泛应用于医疗急救、消防救援、治安警务、应急保障等领域,具有深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引擎,而匹配产业需求的金融服务,更能为我们企业发展注入加速度。”圣翔航空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广东中行通过实地调研,深入了解航空制造业的技术特点和发展规律。双方就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持的结合点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探讨。
来源:鹰潭新闻网